对话金巍:文化金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人民文旅 2021-10-15 郭峰

10月13日,以“数字文明在创新融合中走来”为主题的数字文化金融产业论坛在安徽省蚌埠市成功举行。该论坛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蚌埠市人民政府主办,黄尚(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承办。会后,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组委会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进行了对话。

金巍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组委会: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数字文明从创新融合中走来”,对于这次的主题您如何理解?您认为在传承与创新之间也应该如何权衡?

金巍:数字文化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关于数字文化与金融之间的这样一个融合,从金融角度来说,数字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创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对于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问题,我认为创新和传承并不是矛盾的。数字技术在当中充当的是应用方式的“角色”,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技术平台的传播和面对消费者的过程中,所要传达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也决定了你在传承的过程中是否会产生偏差。

绝大部分传统文化都有传承的需求,有了技术的支撑和加持,传承就有了新的路径的方式。例如:储存,在没有数字技术以前,有些文化遗产是无法储存、记录的,包括物质性文化遗产。以龙袍为例,几百年可能都会灰化,如果我们现在不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将龙袍记录、储存下来,在未来它很可能会消失,我们的后人不会知道它曾经真实的样态。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把这些文物级的东西、未来有可能会消失的东西以文化基因、文化要素的形式保存下来,成为数字化的储存形态。也就是说,未来即是它物理的形态不存在了,通过图像或者影像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它的文化形象。

这只是我举的一个在传承过程中创新的案例。很多学者也会担心在创新的过程中是否会本末倒置,数字技术传达的意义是否能够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真正的含义,这其实是一个“度”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技术创新通过传播平台、通过技术应用过程中把握好。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组委会:相对于科技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文化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金巍:我们一直在呼吁把文化产业视为新经济的一种形态,以服务于新经济的思维来服务于文化产业,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困难。

难点在于,在没有技术支撑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形态大都是非标化的,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做到相对科学的评估及评价非常困难。金融要服务文化产业,要提供资本,不论是贷款还是股权投资,总之得先对其有个评价,资产是多少,企业估值是多少,到底是值1个亿还是5000万。评估评价难,这是文化产业特征形成的限制。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这种评估会相对容易一些,当然,与实物资产相比,高科技产业也是相对较难,他的专利技术也是无形资产,所以高科技企业也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例如:专利如何估值。但是,在文化产业里,这样的评估更有难度,艺术品的价值、版权的价值这些都没有固定的标准去衡量。金融要服务于某一个产业,首先,这个产业必须要具备经营模式可评价的根基,否则它无法为其提供服务。

如果是在数字文化经济的背景下,这方面的难度就降低了,它就可以向科技金融看齐。所以说,现在金融对数字文化企业的支持,可以用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两种思维来对它进行,可以用原来服务于科技企业的方式来服务于文化科技企业。比如资本市场,北京证券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之前的局面也发生了改变,北交所主要是要面对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而这些创新型的企业主要是科技创新。当文化企业具备科技创新能力,那北交所则一个很重要的资本市场的通道,之前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还有人会问,那些没有科技支撑的传统文化企业怎么办?这还是要再通过技术支持金融的方式。今天的论坛上,有些专家讲到技术改造金融这个主题,就是金融科技在文化金融中的应用,例如: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改造金融服务体系,这可能就意味着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能力比之前增强。可能原来的我们很难做到的那些无形资产版权价值的评估,以后就能做到了,又或者未来可能效率会提高了。这样的情况对于那些传统的、不以技术为核心能力的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个利好,有利于促进融资,促进投资金融服务。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组委会:您曾提到“文化产业为金融服务提供了逻辑基础,没有产业,金融服务将‘无的放矢’”。在我国文化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金融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

金巍:文化金融是服务于文化生产的,而文化生产中的主要形式是文化产业的产品供给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金融的主要功能是资金融通,是资本供给,是建立在商业和市场逻辑基础上的,金融不能代替财政,不能因为金融与公共文化服务之间也与关系,而忽视了根本。所以,文化金融的基础是文化产业。

在之前,文化金融和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两层皮”的合作关系。原来,我们一直有一种说法叫作“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这在政策语境下是成立的,但在市场逻辑上就常常不合适,因为实际上这就违背了合作的原则,合作的第一大原则是互惠互利,我支持你,你也要反哺于我。而现在,文化金融和文化产业就不再是以前的“支持”关系,而是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关于文化金融的角色,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可能更直接一些。金融是很重要的资本供给端,文化金融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供给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化产业每年4万多亿的产值大约占到总GDP的5%,这样体量的产业实际上是需要强大的资本供给作支撑。无论产业如何发展,都要考虑要素问题,资本从哪儿来?技术从哪儿来?人才从哪儿来?通俗一点,文化产业想要发展,钱的问题是规避不了的。

所以,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金融背后的逻辑是资本要素供给问题,是文化产业的驱动力。我国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首先是要建成文化产业强国。所以,一定要提供强大资本供给,文化产业才能得以发展壮大。

来源:人民文旅

编辑:李楚薇

编辑: 人民文旅
审核: 人民文旅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
人民文旅融媒体平台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