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4日消息,这个端午节假期,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执行预约游览、规范佩戴口罩、体温测量等措施,加强通风消毒管理,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推出亲子DIY包粽子、免费系五彩绳等活动,开放星光夜场,在阴雨天气下仍然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据该公园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多个假期接待游客量较2019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实行游客实名制购票预约入园,并对当天入园游客及馆内游客密度进行实时监控及限流管控。
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三坊七巷街区负责人介绍,景区推行线上预约机制,游客可通过“福州古厝”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线上预约或电话预约,方便游客提前安排行程。
据艾媒咨询日前发布的《2021中国景区门票预约服务专题研究报告》,随着疫情后“限流、预约、错峰”等措施的开展,作为主要参考指标之一的门票线上化率已提升至22.4%。
超八成受访者表示知晓“景区门票预约”这一概念,并有七成以上受访者对景区门票预约制的推行持乐观态度。
针对景区门票预约服务水平,有45.2%受访者体验到“提前限流,不需要排队”,有42.1%受访者认为可以“提前了解确定行程”,有41.9%认为能够“提前知晓景区信息”。
由此可见,预约旅游不仅是有效的防疫手段,也方便游客更合理规划行程。
更早探索预约旅游的景区,则更早尝到了“科技加持”的甜头。故宫博物院保卫处票务科科长邓宇介绍,在2015年故宫全面实行预约旅游,游客总量非但没有下降,平均每年还有10%至15%的客流增长。预约制有效起到了“削峰填谷”作用,防止客流短时聚集,改善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业界也日益认同预约旅游是景区精细化运营的重要途径。美团门票度假事业部总经理刘燕翔指出:“今年‘五一’期间,美团游客留下的评价数据同比增长超过55%。这些评价对景区的运营提升非常有帮助,让我们知道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需要改善。”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总经理李绍君对预约旅游带给景区数字化转型的助力感受颇深:“景区淡旺季非常不平衡,旺季很旺,淡季却‘吃不饱’,实行预约旅游后,景区可以动态掌握园内游客的变化趋势,提升游客游玩体验的同时,对景区内服务资源的调度也更加合理了。”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推进预约、错峰、限量常态化技术研究,研发自主预约、智能游览、线上互动、资讯共享、安全防控等一体化服务和用户智能管理的综合平台,开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旅游“智慧大脑”应用示范。
专家分析,当前国内旅游者消费升级意识明显,不断推动旅游市场持续高质量发展。如何让预约旅游更好服务百姓、激发市场主体能动性,相关工作还需要不断积极探索完善。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认为,分时预约是避免景区人满为患、实现精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但在落地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游客感受和现实因素,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把分时预约变成“横”在景区和游客之间一道新的“鸿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建议,景区、互联网平台携手提供服务,要充分考虑预约旅游后的全流程管理,比如预约入口的便利性和信息的准确性等。
“我国已经进入小众、高端、长距离、精细化的旅游需求阶段,未来的预约旅游,将探索符合精细化旅游服务的预约旅游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学锋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