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5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等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与此同时,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第8号)发布。
核心数据速览 总人口:141178万人 人口增长: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2053872人,增长5.38% 劳动年龄人口:89438万人,占63.35% 老龄化水平: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 性别比: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发现,数据中反映的几大趋势需要注意。 趋势一:总人口仍保持增长,但增长量放缓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9724852人相比,增加72053872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0.53%。 此前国家统计局曾指出,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 全国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从最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尽管人口总量仍保持增长,但每十年的增长量是大幅下降的。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与1990年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3215万人。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增加7390万人。 趋势二: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0% 人口老龄化加剧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 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预计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 人社部也指出,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阶段,这样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影响深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认为,未富先老、快速老龄化和超大规模老年人口等特征,将是我国在很长一个时期的重要国情。 趋势三: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劳动力素质提高,中国正从“人口红利”走向“人才红利”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劳动年龄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与2010年相比,15至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 15至59岁的人口被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达到峰值9.22亿人,之后增量由正转负,总量进入减少阶段。 人社部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自2012年起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 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是否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具潜力,仍保持近9亿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绝对量依然庞大。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成为长期趋势,人口红利因素逐渐减弱,而由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带来的“人才红利”,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到2018年的10.63年,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供了坚实人力基础,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 “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每年还有800万大学生毕业生,他们对产业升级和人才红利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强调。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也表示,如果说人口红利支撑了过去几十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崛起,那么人才红利将能支撑未来几十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中国完全可以凭借世界上最庞大的理工科人才储备,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 未来政策聚焦放开生育、延长退休等领域 人口普查数据事关经济、社会和人口政策的制定。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一系列相关领域的政策都将随之调整,涉及生育政策、退休制度、教育和培训体系、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收入分配格局、老年服务产业发展等。 目前市场对未来政策的预期主要集中在: ——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比如,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并出台配套的公共服务政策,降低孩子的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 ——出台延迟退休政策。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比如,加快发展职业(企业)年金,抓紧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等。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