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戴斌:互联网大数据推动智慧旅游升级 旅游休闲消费大有可为
人民文旅 2021-04-22 郭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为更好地发挥中央媒体在品牌强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由人民日报社指导,《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人民文旅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将于2021年4月23日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此期间,我们专访文旅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对中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期专访嘉宾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2020年旅游人交出不负时代答卷

2021年旅游发展有三方面的信心

人民日报人民文旅:新冠肺炎疫情给文旅行业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互联网+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契机,您如何评价疫情下发生变革的文旅行业?疫情期间的新尝试,对于疫情之后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何参考意义?

戴斌: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是空前的,旅游业承受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出入境旅游市场停摆如此之久,国内旅游市场大受冲击。政策千万条,市场第一条。如果市场没有了,那对企业来说,压力不言而喻。我非常关注过去一年中政府所采取的救市政策,去年我国旅游经济经过了第一季度快速断崖式的下降、第二季度的底部盘整、第三季度的恢复性增长、第四季度的全面复工复业,总体而言,走出了一条深度的优型发展路线,这是2020年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

疫情期间有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比如城乡居民的旅游和休闲需求,过去主打长程旅游,组团旅游,现在是短程旅游,自驾旅游。在新的形势下,大家的旅游需求仍然存在,但出游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家对安全品质追求的更高了,对安全空前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不选择跟团走,对自驾游、本地休闲游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其实为本地人开展旅游服务,相比面向外地游客,对品质要求更高,因为他们熟悉本地的生活。广大旅游企业在承受的压力的同时,也在适应市场的变化,想方设法通过产品创新、市场创新进行企业自救和行业互助,适应广大老百姓休闲旅游生活需求。

城乡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没有改变,哪怕是在疫情最严重的去年第一季度,散客市场仍然是存在的。经此一役,大家重新去想深度的体验生活的美好,这是一个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所推动的智慧旅游的升级,也是如今的一个亮点。

“社会旅游”这个词十年前就提出来了,再回过头看这个试验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概念的导入。政府为了监管做一些数据的接入,但生活场景的营造,可市场化销售的产品,以及消费者可以感触、感知的项目,还是比较欠缺的。比如现在无人机开始走光影秀了,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觉体验。还有游客在出行之前,通过互联网技术,智能化地图等,获得目的地的资讯以作消费决策。

 在疫情背景下,如果没有国民大众的旅游休闲需求,旅游经济可能会面临着全面奔溃。如果只靠入境旅游,没有大数据、互联网这些新的技术,那么政府提出的预约错峰限流目标就不可能得到实现。

总体看来,过去一年尽管承受了巨大的损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让我们值得欣慰的事情是,旅游行业是一支让国家放心、行业认可的队伍。从去年前三季度来看,全国游客满意度比往年提高了,而不是下降了,这和行业内大家的努力和政府的救助是有关系的。从宏观数据上看,整个行业没有发生大面积的企业倒闭和员工失业。2020年旅游人还是交出了一份不负时代的一份答卷。

从今年来看,我对于旅游业是充满信心的。对整体的旅游经济运行情况,我持一个乐观的态度。之所以这样判断,第一方面,我们的疫情防控形势整体上是逐渐稳定下来了。通过中央一系列举措部署和文化和旅游系统具体的工作要求,今年这个稳定的形势会延续。

第二个方面,今年,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我们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我们将全面的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要建设一批培养培育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可以结局,要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还要发展国家文化公园等等,我认为这都是在供给侧方面优化旅游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奠定雄厚的基础。这是我们第二个方面的信心之所在,党和国家对旅游的战略摆位会越来越提高。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旅游休闲消费是大有可为的,这是我们对国家最大的信心。

第三个方面,就是对人民群众旅游休闲消费需求的信心。疫情期间,旅游出行节奏有些变缓,但人们还是出去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这意义上讲,只要人民群众的需求不变,广大的旅游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动力在,时刻想到我们身后站着的是祖国,旅游业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红色旅游发展要让当地老百姓受益

要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作用

人民日报人民文旅:今年是中国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您认为,新时期的红色旅游发展,应侧重什么样的方向,让更多的游客参与进来了解红色文化?

戴斌:关于红色旅游,有三个方面的事情,需要加以重点关注。第一是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到红色旅游的行列中来。我曾经到一些地方去访问,例如影片《铁道游击队》的相关地,年轻游客知道刘洪大队长的年轻人有几个? 

第二是红色旅游如何去言说的问题。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断艰苦奋斗,不畏流血牺牲,肯定不是让后代过上跟前辈一样穷苦困难的生活,但这个精神要传承下来,还需要有言说方式的调整。有些地方用朗诵腔,用写好的台词去背诵一些介绍语,我们言说的方式很重要,要传递什么样的价值,如何让这些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体现及延续,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第三是红色旅游如何场景化,如何让当地的老百姓去受益。很多红色旅游资源是在老少边穷地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扶贫还会继续在路上,当地还会继续发展。在红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吸引年轻人进来,让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任务。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应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特别是红色旅游的一些重要指示精神。比如红色旅游,在景区景点建设方面,不能过度商业化,这是我们发展红色旅游的根本指导原则。

此外,要用好大数据来洞悉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受众心理。还要注意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因为在红色旅游这些事情上,政府是义不容辞的,时时刻刻不能缺位的。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方面,要对意识形态进行把控,对发展的节奏进行把控,这是发展红色旅游所不同的地方。


冰雪旅游的产业链条会逐渐延伸

带动冰雪经济和旅游经济大发展

人民日报人民文旅: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测算,2018至2019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已达2.24亿人次,您认为就目前而言,距离我国申报冬奥会时的承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还有多远,未来我国冰雪旅游产业该如何发展?

戴斌:让3亿人上冰雪,不是3亿人都去打冰球参与竞技运动,是指让群众首先参与冰雪活动,从怕冷到冰雪当中去。如果单是搞西方运动员式冰雪竞技运动,受众面是很窄的,这跟民族传统有关。我之前专门去挪威看过举办冬奥会的情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场景,有一个大概三四岁的小孩,父亲拿一根绳子绑在自己腰上,让他趴那里滑雪。后来小孩摔倒了,可能换作很多我们的家长会紧张的不得了,但那个小孩自己爬起来接着滑,啥事儿也没有,他们对这样的事情习以为常。我国的乒乓球运动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就是我们那一代很多人喜爱这项运动。所以要先解决大家愿不愿意的问题,再去解决高精尖的问题,很多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

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倡导一个理念,冰雪旅游首先是国民的大传统,冬奥会只是个契机,它是群众运动,不能搞成竞技体育。要唤起大家冰雪的记忆,冰雪运动的普及需要这样一个过程,要找一些新的时尚的冰雪项目,比如有地方推出摇滚冰雪。把中老年的市场和年轻市场都抓住了,这个市场就推开了。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提冰雪就是滑雪场。现在长江之南,比如广东也可以很好的发展冰雪运动,开展室内冰雪运动,营造电影里雪的场景等等。

此外,现在还有很多人从滑雪板到护目镜都是顶级配置,其实没有必要,但同时也推动了产业业态的发展。什么是冰雪产业?羽绒服、护目镜都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冰雪旅游的产业链条会逐渐的延伸,会带动整个冰雪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人民日报人民文旅: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即将举办第四届,您认为大会的举办对文旅行业有何指导意义?

戴斌: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对于文化和旅游行业而言,是一个提供行业指导,促进各方交流的平台。旅游经济的发展,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媒体的推动。目前来看,大家对于旅游目的地信息搜集方面,对于主流媒体是有信任感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用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去为旅游目的地做宣传,为旅游企业做推广,传递业界的声音,培育自己的品牌,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采写:陈相利)


编辑: 人民文旅
审核: 人民文旅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
人民文旅融媒体平台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