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保护乡村原有风貌格局 吸引乡贤回归故里
澎湃新闻 2021-03-02 陈相利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记者从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处获悉,今年他将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建议》。

赵皖平在这份建议中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期,乡村振兴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主流价值认同不足淡化了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乡村空心化及精英流失弱化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乡贤群体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机制平台还不具备,发挥作用的空间还较窄等等,因此,如何培育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既是历史传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为此,他从四个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是筑巢引凤,营造新乡贤回归故里氛围。赵皖平指出,乡贤与乡村联系的纽带是乡情乡愁,留住乡愁才能吸引乡贤回归故里。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着力打造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要发挥乡贤智力优势,引导乡贤参与公共服务,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协理社会监督。要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留住乡土记忆,留住乡愁,吸引乡贤回归故里。

同时,要完善新乡贤保障机制,探索农村土地性质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制定新乡贤权益保障办法,如出台鼓励公职人员“告老还乡”“退职还乡”等制度,注重解决乡贤回归后的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以一定的物质精神保障吸引更多的贤达人士、成功之士到乡村成为乡贤,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其次是完善机制,新乡贤引领乡村善治。赵皖平建议,重塑充满生机的乡村治理场域,搭建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的平台,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由乡镇引导,村级主导的“乡贤+村两委”乡村工作模式,组建村级乡贤议事会、乡贤工作室等,将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新乡贤整合到乡村治理之中,并根据他们特点成立诸如矛盾纠纷调解、乡风文明督导、法律事务咨询等专业平台,促进公共服务普及与公序良俗形成,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

赵皖平说,要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参加村两委的换届选举,选拔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进乡镇领导班子等措施,将一大批在本地或外地发展起来的乡村能人吸引到村干部队伍中来。

第三,搭建平台,新乡贤助力产业振兴。赵皖平表示,要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制定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乡贤“反哺农村”。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对接,发挥乡贤在项目引进、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传、人才回乡等方面作用。新乡贤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及人脉资源帮助村民发展农业生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村民收入。

最后,赵皖平认为,要发挥新乡贤在民间教化中的作用,引导新乡贤积极参与乡规民约制定,移风易俗,化解乡里纠纷,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人文道德力量维护乡村社会秩序,传承和引领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崇德向善的乡村人文精神。比如安徽省宿松县以乡贤文化进祠堂、进课堂、进讲堂、进礼堂活动为主阵地,广泛开展“晒家书传家风”“讲家训倡新风”“家训族规诵读会”等传承、弘扬教育习俗的活动,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心,敦厚民风,凝聚向心力。

编辑: 人民文旅
审核: 人民文旅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
人民文旅融媒体平台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