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二十四节气
文旅中国 2021-01-12 陈相利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节气渊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植物、动物、天气、星象、水体等物候现象变化,总结其特征与先后顺次,以物候特征为主要时间基准来安排农业生产、开展相伴生的民俗和祭祀活动的“物候历法”。大约成书于战国秦汉间的《夏小正》可作为这种农时“物候历法”的典型代表。“物候历法”的出现要比观象授时产生的系统化的天文历法要早很多,其起源应追溯到我国距今九千至八千年前的史前农业起源与初始发展时期。

《夏小正》流传版本之一

中原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器物纹饰中多次发现天文星象图案,濮阳西水坡蚌塑龙虎墓整体展示的图像也被天文史学家认为是表现上古“北斗七星”。惊蛰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正东,卦在震位,先民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二十四节气顺次,故成语所谓“斗转星移”。

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仰韶文化天文图像彩陶

节气划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夏历”“华历”等名称,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根据太阳的位置,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成二十四等份,规范了二十四节气。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西汉早期的《淮南子》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名称的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两个节气。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已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观测记录从最原始的直接观察地象、天象,到逐步使用工具,测算出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西周初期,周公姬旦营建洛邑选址时建立了周公测景台,以土圭测日影的方式,比较准确地测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时间,该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观星台”,台上陈设有简仪、浑仪和浑象等大型天文仪器,台下陈设有圭表和漏壶。清代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这些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遗迹。在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中,各时代的天文学家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促成了二十四节气的细化和精准。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以观察中国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节气文化

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以及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编辑: 人民文旅
审核: 人民文旅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人民文旅融媒体平台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