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假期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中国文化报 2023-05-06

一种特色美食、一场音乐节、一座博物馆……都能成为人们赴一座城的理由。“五一”假期,全国各地开启“人山人海”模式,容光焕发的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伴随着一系列促消费举措推出,各地通过搭建文旅融合新业态、新场景,推出新玩法、新体验,高涨了游客的消费热情。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惠民措施助燃文化和旅游消费

“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部启动“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活动,推出各类文化和旅游公益惠民措施。开展以“春暖花开 我要旅游”为主题的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活动,满足大家假期多层次消费需求。

各地结合“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活动,相继推出文化和旅游系列惠民活动,实行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措施。江苏开展“苏新消费·夏夜生活”夏季购物节活动,发放1.7亿元惠民消费券及55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继续免费开放,积极探索打造新型文化空间,开展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全国共举办广场舞、群众歌咏、“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约4.75万场,参与人数约1.66亿人次。

全国1.28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6%,除北方部分省份因季节性原因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景区实现“应开尽开”。全国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11万场次,票房收入15.19亿元,观演人数约865.49万人次。

文旅融合聚人气

“五一”假期,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热成为旅游新风尚,“旅行+演艺”“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馆”受到市场青睐,各地相继推出看展式社交、国风汉服、围炉煮茶、音乐雅集等活动,演唱会、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升高,旅游在周边消费场景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

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博物院等文化地标热度不减。烟台迷笛音乐节、北京草莓音乐节门票基本售罄。丽江举办简单假日生活节,打造“音乐+文旅+生活方式”的全新范本。武夷山推出闽越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探源线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

哈尔滨极地公园吸引1000多名小学生参与沉浸式海洋课堂。成都沉浸式大熊猫义工研学体验、三星堆考古研学、川剧变脸非遗研学、青岛海洋军事展览馆爱国主义研学、天津海洋博物馆科普研学、西溪湿地农业研学等项目丰富多彩。

动物园成为今年“五一”热门景区榜单上的一大亮点。和丫丫、和花、萌兰等国宝大熊猫们见面,成为孩子们心心念念的假期愿望。驴妈妈旅游网联合奇创旅游集团发布《2023五一假期出游盘点报告》显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包头海洋世界、沈阳森林动物园、上海动物园等景点在其平台上进入前十。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估算:一张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票仅需50元,带动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1450元。

新晋网红城市受青睐

除了打卡老牌旅游城市,“赶烤”新晋网红美食城市,在今年“五一”假期流行一时。凭借“烤炉+小饼+蘸料”烧烤灵魂“三件套”,淄博烧烤热度从“五一”前就一直飙升。支付宝统计数据显示,消费者在淄博烧烤店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倍,带动当地酒店消费金额增幅超200%。借着这股烧烤热,各地烧烤之城组团出道,新疆、江苏、云南、黑龙江等地烧烤店生意火热。

江西南昌新建区举办了首届新建赣菜美食文化节,参与商户160余家,累计销售额880余万元。南昌珠宝街汇集了白糖糕、绿豆糕、粽子等老南昌味道,每天海量游客前来打卡,日均客流量22万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监测,4月28日18时至5月3日6时,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7768.6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6.39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114.5%。

编辑: 田宇
审核: 谷文杰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
人民文旅融媒体平台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