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馆里年味浓 多彩民俗闹新春
中国文化报 2024-02-06

从东北的二人转到南国的粤剧,从江南的舞龙到西北的花灯……中华大地千百年来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新春民间习俗。在甲辰龙年来临之际,各地的非遗馆等纷纷献上精心准备的非遗年货,开展了精彩纷呈的非遗展示展销和互动体验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

非遗展示大饱眼福

“看到这些老手艺,才感觉到年来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焕新彩·潮动宁夏”非遗创意作品展销暨非遗年货市集上,琳琅满目的非遗好物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关注。玻璃画、吹糖人、古法手工制香、马氏手掌画、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花灯制作技艺、蜡染、刺绣等传统非遗项目齐聚一堂,让群众感受非遗之美、体验非遗之乐。

当下,看非遗、赏非遗已成为群众过年的一项文化活动。据了解,本次活动是“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系列活动之一。现场还发布了《非遗创意素材库图录》和云闪付消费券非遗购物补贴政策,让非遗可以走进百姓家。

在黑龙江,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了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走进佳木斯市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赫哲族剪纸、彩灯挂满了上千平方米的展厅,琳琅满目的鱼皮画、鱼骨画、桦树皮画等赫哲族非遗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鼎仁介绍,同江市的非遗项目已达上百项,通过在非遗展示馆展示、展览、展演,让群众感受具有北方渔猎民族特色的赫哲族非遗魅力。

据了解,2月2日至2月16日,同江市推出包括“顶杠”“鱼王角力”“射箭”等在内的赫哲族传统体育与游艺活动板块,让观众在参与中领略赫哲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展演表演喜气洋洋

春节临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的居民观看了一场高水平的戏剧展演。1月20日,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宁市戏剧院)的演员走进蟠龙社区,带来粤剧《七夕盟誓》《红线盗盒》以及邕剧《牧虎关》等作品,把非遗“年货”送到家门口。

“看戏叹茶是老南宁人的过年习俗。”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陈晓钰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他们除在邕州剧场、新会书院开展戏曲贺新春演出外,还将走进基层社区、景区、街区,开展非遗展演和非遗年货大集,并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呈现南宁各县(市、区)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文化,用非遗为美好新春添福添彩。

南国戏曲悠悠,东北二人转热闹欢腾。1月30日,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排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4年辽宁非遗过大年系列展示展演活动走进山美水美的“玉都”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北二人转诙谐的唱段逗得观众开怀大笑,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晚会上,来自辽宁省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用悦耳的歌声、曼妙的舞姿,传递着非遗年俗背后的浓浓“年味”、绵绵“乡愁”、脉脉“温情”,生动展现了辽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域风情,为百姓送上红红火火的新春祝福。“希望这么多宝贵的中国非遗传统文化,能在辽宁岫岩发扬和传承”。年过七旬的观众李大爷告诉记者。

互动体验趣味盎然

随着非遗全方位融入生活,各地也通过各种零距离的互动体验,加深群众对非遗的了解。

1月27日,浙江杭州临平非遗街区热闹非凡。“浙江省非遗过大年”活动在民间舞蹈《龙马精神》中拉开序幕。舞龙与高头竹马的创造性结合,既保留和继承了非遗的传统本色,又创新和丰富了表演内容,以精湛的民间艺术尽显中国传统技艺之美。

“如今,非遗项目以更加生活化、更具烟火气的姿态带来全方位的体验。”临平区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分设“寻味临平”年货节、“非遗与少年”体验区、“品味临平”文创展等10项极具特色的活动。临平滚灯、崇贤花篮、亭趾高跷、杭摊、舞龙、竹马等非遗项目精彩亮相,让群众零距离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月1日,在湖南长沙橘子洲上的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坪,“星城有礼”长沙非遗年货节正在火热开展。今年春节前后,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充分发挥其位于旅游景区内、人流量较大的地理位置优势,分3个时段推出一系列集观赏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非遗体验活动。

为了让更多游客在长沙非遗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剪纸项目传承人张询每天都提前准备好上百份剪纸原材料。“每天都有很多本地中小学生和外地游客前来体验,看到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的人通过学习很快剪出成品,收获独一无二的‘吉祥龙’,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张询说。

编辑: 田宇
审核: 谷文杰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
人民文旅融媒体平台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