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文旅讲堂丨朱启臻:乡村文化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
人民文旅 2020-09-25 宋瑞

关于乡村振兴振兴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基层干部们经常问起这样的问题:五大振兴内容,哪个是最重要呢?乡村建设应该从哪个振兴入手做起呢?

其实五大振兴内容彼此融合,不可分割。也不应该有轻重之分。过去很多工作之所以事倍功半或者遇到挫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把不可分割的乡村整体,人为割裂开来,相互掣肘、相互抵消,甚至彼此矛盾。所以,乡村振兴必须把乡村的各个方面统筹考虑,要根据各地情况补短板,做到协调发展。

从哪个方面开始做起?把哪个内容作为切入点?不同的地方也是不同的,不能一刀切。有的村庄从产业开始做起的,改变产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民增收;有的从文化开始做起,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优秀家风,形成良好村风,通过改变人,促进了乡村整体的进步。


在扶贫攻坚过程当中,为什么要提倡“志智双扶”,就是要启迪人的智慧,树立自立、自强的志气,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其实,这就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乡村的五大振兴的都包含着文化振兴的内容,无论是产业振兴,还是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都离不开文化。如产业振兴,包含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内容,农场品品牌的形成就是赋予其文化的过程,发展融合产业最具生命力的就是与文化的融合。如大家常常提到的“文旅农”融合,文化处于灵魂的地位。

谈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乡村有哪些文化?二是这些文化存在于乡村的什么地方?三是如何建设乡村文化?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做些介绍。

一、乡村有哪些文化

我们经常说,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但乡村究竟有哪些文化呢?很多人并不清楚。在他们看来,乡村是文化的荒漠,所以一说到乡村文化建设,能想到的就是让农民读书,给农民唱戏,组织农民跳舞。其实和乡村文化种类繁多、博大精深、渗透到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简单的把乡村文化分为以下三类:

农业文化。中国的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种植制度、耕作方式、地方品种、地方知识、农业信仰、传统农具、农业科技等,南方有水田农业,北方有旱作农业,都充分体现着先人们尊重自认和利用自然的智慧。很多的农业栽培方式如浙江青田县的稻鱼共作生态系统、云南的哈尼梯田生态景观等被列入了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还有农业生态体系,如令全世界瞩目的循环农业文化。特别是种养结合的有机循环,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第利用,保持了土地肥力不减,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典体现。但是由于几十年来,缺少文化教育,实践中看不到优秀农业文化的价值,对优秀农业文化采取了抛弃和否定的做法,如有些人片面的理解专业化,培养了养殖大户和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要肉蛋奶,不要动物的排泄物,在饲料里面添加了各种有害物质,禽畜的排泄物污染了环境;而种植大户要粮食,却没有有机肥,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使农业这个环境友好型车变成面源污染大户。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我们缺少文化所致。 现在中央文件在不断强调,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保护好耕地等,这些都是努力恢复优秀传统农业文化。有了文化,就不会把不可持续的掠夺经营和短期行为当成现代农业。


农业文化的另外一方面是农产品文化,农产品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农业景观文化是其典型表现,除了梯田景观,还有诸如油菜花、葵花、桃花、杏花等等赏花文化。大家比较熟悉的寓意文化在农业上也十分明显。长期的农耕文明,我们赋予了很多农产品特殊寓意,例如寓意平平安安的苹果,多子多福的石榴、万事如意的柿子,桃子、大枣、花生、板栗等都赋予其特殊文化寓意。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当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化载体。

农业文化还包括农业信仰和地方知识。它协调着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协调的人和人的关系,人们敬天敬神,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养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理念。地方知识,像抗旱、防虫、防涝、防低温、防虫、防病知识等,都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尊重地方知识,传承地方知识,用科学的眼光来发现地方知识的科学价值,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捷径。

乡村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衣食住行的方式。衣食住行的方式是天时地利人和在一个地区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这个道理。穿衣服,棉麻丝毛各种材料,五花八门各种款式,不同地方有不同风格,民族服饰成为区分民族的重要标志;住房,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太行山区的石板房,东北林区木板夹泥的土造的民居,海南的竹楼等,都是就地取材长期适应当地气候和生产生活需要的结果;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更是丰富多彩,成为乡村文化的亮丽风景线,有的村庄甚至成为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出行的方式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山区的驴驮马拉人扛,平原区的马车、推车,水乡的船只等,出现了不同的运输工具。生活方式中所蕴涵的生存智慧,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指导着今天的生活。


生活方式,还体现在村民的交往方式和节日时令、红白喜事等风俗习惯中,农业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形成了诸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优秀品质,的这样的民风,以及勤俭持家的传统。

乡村文艺。乡村文艺是乡村文学和乡村艺术的统称,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二人转、山歌、民乐、地方戏、故事、传说、舞狮舞龙、杂技等表演类活动,也包括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布贴画,泥塑,糖人等等手艺。很难统计乡村艺术到底有多少种,有艺术家形容中国民间艺术的种类比大地上的野花还要多,其中不乏很多“绝活”,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乡村文艺是生活文化,有些就是生活需求本身,如农村妇女衲鞋垫、制作布鞋、织毛衣、做窗帘、刺绣、美食制作等。既是制作生活必需品,也是为满足精神享受或信仰需要而创作的艺术品,与民俗融合在一起,如年画、剪纸、玩具、舞蹈、说唱等。乡村文艺与乡村娱乐往往合二为一。如地方戏、杂耍、游戏、舞蹈、民族体育、故事、评书、民歌、乡土文学等文化类型,也是重要的娱乐方式。扭秧歌、踩高跷、放鞭炮等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也是乡村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用“喜闻乐见”形容村落文化形式,反映的是村落娱乐文化的乡土性和群体参与性特点。


二、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

任何文化都有载体,乡村文化的载体在乡村。很多人担忧,今天的乡村建设,会消灭乡村文化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清楚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对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前几年有的地方平坟引发舆论谴责,有的地方抢棺材事件引起了人们的议论;今年,有的地区拆村并居,要农民上楼,遭到老百姓抵制。这些行为之所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主要不在于经济利益的得失,而在于伤害文化感情和触动了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实要改革,要进步,要移风易俗,要让农民享受改革成果,不是要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我们完全可以在保留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要培养出有文化的人来中国才能实现文化自信,否则就是文化自卑,把移植外来文化作为现代化,而遏制传统文化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少拆房,慎填湖、不砍树,要尽可能让农民在现有村庄形态的基础上改善生活。但在实践中,很多地区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这一重要精神,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不懂得乡村的文化载体价值。

首先,乡村文化存在于村落形态当中,村落形态是在适应农业生产和老百姓的生活的漫长历史过程当中逐渐成长出来的。村民在村落建造过程中终始遵守两个原则。一是适应生产;二是方便生活,所以建设出来的村落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在的很多设计院规划设计的所谓美丽乡村,因为不懂得乡村的价值,严重削弱了乡村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功能,也中断了文化的传承,这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害的。村落形态影响村民关系,决定村落的社会结构,村落的祠堂、庙宇、广场、戏台等公共空间,都是村落形态的构成要素,当村落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时,村落的社会文化结构也随之不复存在。

其次,乡村文化存在于农家院落之中。一个个农家院落构成村落,院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的载体要素。中华文化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为什么没有中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村落没有被消灭。只要村落形态还存在着,村落社会结构保留着,村落文化的基因就会存在。这其中,乡村院落的存在最为重要。它不仅是农民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都是依托院落存在的,消灭了院落,乡村文化也就不复存在。


再次,文化保存在生产与生活方式之中,特别是丰富的习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习俗是天时地利人和在第一个地区生活方式上的具体反应,不注意民俗的保护,多样化的生态理念的生活方式就会被整齐划一的工业理念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在山西一个村落调查,老百姓反应说,上楼房后,住房虽然舒适了,做饭用上了天然气,但有一种他们爱吃的必须用柴火锅做的美食——“溜猴”却做不出来了。在一些上了楼的居民小区,手工艺失去了存在的空间,编制、酿造、印染等传统工艺难以存在,甚至对联、窗花,串门、聊天等也不复存在。在一些回迁小区,我们看到老人去世,依然保留着雇个民间乐队吹吹打打的习俗,但是常常引发扰民的纠纷。有些传统文化,就随着乡村空间的改变而消失。有些文化消失了,可能是必然的,但是也有些文化消失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有些文化是要随着社会进步而被新的文化所取代的,有些文化如果失去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乡村建设要特别注意乡村与文化的关系,把乡村建设成有文化的乡村,而不要把乡村建设成失去传统文化的乡村。

三、怎么样建设好乡村文化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我们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文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把乡村建设成有文化的乡村? 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保护好村落形态。乡村的空间结构,决定乡村的社会结构,也决定乡村的文化结构。比如农家院落,有一个特点叫开放性,由于有开放性,才造就了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的很多特点中,有一个特点是村落舆论,在乡村,有一个地方叫公共空间,村民们茶余饭后聚集在这里,接受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张家场李家短,在信息的接受加工传播过程当中,人们就学会了辨别是非善恶。这种村落舆论对每一个村落的成员行为具有引导和约束的作用。如果我们改变村落空间结构,熟人社会就会变成陌生人社会,就会失去村落舆论的存在条件,自然,也就少了一条教化人们的途径。


我们住的楼房,也有邻居,但是只有物理学的邻居,没有了社会学的邻里关系。对门住几十年老死不相往来,另外一个单元只隔一堵墙,可能住一辈子都不知道是谁。还有熟人社会的张家长李家短吗?因为,楼房和农家院的一个重要区别,楼房是封闭的,把门一关,你家的事情别人不知道,别人家的事情你也不知道,它是封闭的空间,所以没有了彼此织建的公共舆论,也就没有了传统村落舆论对每个人行为的约束,教化作用也就被削弱了。所以要明白村落的文化保存在什么地方的时候,我们建设村落就知道应该如何去建设。把村落保护好,把村落的公共空间建设好,发挥好乡村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第二,挖掘传统文化的教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传统文化主要不是陈列于博物馆,也不是书写在古籍里,而是活态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在乡村,优秀的家规家训,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节的传统没得,依然发挥着有效的教化作用。以积极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发掘、系统整理、深刻阐释它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更好唤起人们内心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是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建设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开展的德孝文化“五进”活动,优秀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文化大院和文化礼堂建设,爱故乡活动,新乡贤返乡,以及广泛开展的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等评选和表彰活动,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的人,传播正能量,都是乡村文化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传统和现代结合。乡村的文化建设绝不是固守传统,我很欣赏梁漱溟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可以文化建设比喻成“老树发新芽”,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老根”,深深扎在我们这块沃土上,但是树老了,需要更新,于是在老根上培育成新芽,这个新芽就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产物。用这样的一种理念来对待传统和现代有启发意义的。很多地方的乡村文化建设之所以有成效,就是采用了这种理念。他们成为“老瓶装新酒”或“新瓶装老酒”。前者就是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现代文化,如用民歌、地方戏曲、婚礼与葬礼等,进行法制教育、引导移风易俗;后者可以是用现代传播技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像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反应乡村的生产和生活,传播乡村文化,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种形式。

第四,要把乡村建成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怎么样才能记得住乡愁?留住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保护好古宅、古树,整理村史村志等都是记得住乡愁的重要内容,像乡村的标志性的建筑,老房子、大槐树,因为它凝聚着几代人的记忆。所有从乡村走出去的人都记忆着那所老房子,记得那棵大槐树。他有共同的记忆,具有很强的乡土凝聚性,可以增加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维持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但是,记得住乡愁最重要的是个人给乡村做了贡献,在乡村生活的过程当中,一个人付出的努力越多,对乡村的感情越深,也就最容易记得住乡愁。因此,记得住乡愁最重要的是给人们提供为乡村做贡献的机会和空间。 因此,我们呼吁给返乡的人留一条返乡的路。很多从乡村走出来的人,有浓厚的乡土情怀,他们希望为乡村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我们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障碍,制约着人才城乡之间的自由的流动。所以我们一直在呼吁他留一条返乡的路,只要有人愿意回到乡村,就给他创造条件,鼓励他回乡做贡献。这样城乡关系才能够协调好不断的向前发展。

(主讲人: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来源:人民文旅

责任编辑:杨琪

本文章版权归人民日报人民文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人民日报人民文旅】遵循行业规范,所有转载稿件均已标注作者及来源,不代表本站观点;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获得转载授权后请注明作者以及来源为“人民日报人民文旅”,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投稿可能会经过编辑修改或补充。

编辑: 人民文旅
审核: 人民文旅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
人民文旅融媒体平台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