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文创敦煌频繁出圈,敦煌做对了什么?
人民文旅·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出品 2021-04-24 郭峰

用科技助力文化传承,数字敦煌,文创敦煌频繁出圈,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4月23日,由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人民文旅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在人民日报社召开,大会用“2020中国文旅年度特别贡献”向敦煌研究院致敬。
在当天的大会上,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以《数字敦煌成果应用与推广》为题分享了敦煌的数字化经验。
IMG_256俞天秀分享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经验


IMG_257数字化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在大会现场,俞天秀介绍到,作为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节点,敦煌莫高窟从古至今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互动。上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最早提出了数字敦煌,希望能把敦煌栩栩如生的彩塑,丰富多彩的壁画,永久的保存下来。 俞天秀称,“我们在之前也做过很多尝试,像用胶片、录像等等一些方式,但是因为这些介质不宜长久保存,所以尝试用数字化的方式探索。” IMG_258
据悉,1999年至今,敦煌数字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期、成熟期和创新期。 “最早的时候,我们通过国内外的一些高校的合作,以及跟美国西北大学共同探讨数字化的一种方法;在2006年,敦煌成立了数字中心,专门有一只团队做长期的数字化工作。在创新期,我们聚焦如何将敦煌文化推广出去,2014年我们做了第一场数字化的展览。”俞天秀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敦煌共采集高精度洞窟数据229个,洞窟整窟图像加工156个,洞窟空间结构重建143个,彩塑三位重建45身,大遗址三维重建7处。石窟全景漫游节目制作210个洞窟。
在俞天秀看来,整个数字化探索尝试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关键技术,采集、图像处理、更重要的一点是档案的管理。“我们现在30年的数据量已经400TB了,这些数据如何保存好,如何通过不同的媒体手段利用好,也是当下的研究重点。” 许多人认为,风沙侵蚀、自然磨洗,人为破坏,让有千年辉煌的敦煌莫高窟难逃沧海桑田的的巨变,俞天秀表示,莫高窟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确实是利用科技力量来更快速的保护。“我们做了30年才做到200个洞窟数字化的采集,还有好多洞窟,以及以后我们还会面临一些新的技术的难点和挑战。如何能够很快速的把莫高窟以及敦煌管辖六个石窟永久记录下来,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难点和挑战。”
IMG_259


IMG_260科技助力文化的传承


“科技可以助力文化的传承 ,”俞天秀直言。 去年2月疫情较为严重时,敦煌研究院推出了云游敦煌小程序,敦煌动画剧,鼓励网络用户线上游敦煌,为动画剧角色配音。今年春节期间,敦煌又进一步推出了点亮莫高窟创意互动,让大众在线上享受敦煌文化的魅力,以往莫高窟每年的游客量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人次,而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仅一年,访问量就突破了3720万人次,这是传统旅游模式下难以想象的承载力。敦煌的品牌,因为科技的力量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
IMG_261
在俞天秀看来,通过科技手段,让很多来不了敦煌,但是又非常喜欢敦煌的人可以直观了解到敦煌。事实上,数字敦煌几乎每个月都能收到来自十几个国家的访问。因为数字技术,敦煌莫高窟已经走向世界。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的火爆加速了文博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俞天秀直言,通过不同的媒体以及传播渠道,让大众更快速地了解到敦煌,是一件好事。“不过,这里要一定要正确地解读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然后给大众去传播正向的内容,这个很重要。” 当下,很多博物馆都在尝试衍生领域的布局,不过如何把握好文化性和商业性的平衡值得关注。“商业化确实不易于过度开发,”俞天秀坦言,但他也认为,可以通过一些其他途径,比如说文创产品、数字产品,让人们更多地去了解到敦煌。“现在很多的文创产品都跟生活相结合,比如敦煌的丝巾,买回来可以送人或者自己戴,就代表了文化符号,这种商业兴的推广潜力还是有的。”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文旅·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出品

记者:温梦华 毕媛媛

编辑:龙让

编辑: 人民文旅
审核: 人民文旅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
人民文旅融媒体平台

+1

-1